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藝文情報
自由時報 –
設置條例三讀通過
記者趙靜瑜/特稿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已於立院三讀通過,截至上星期已經開過2次籌備委員會會議,在各界注目之下,在「法」的部分,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實施細則如何落實,如何稽核、監督;在「人」的部分,監督機關文化部如何慎選董監事提名名單,之後的董事會又將如何選擇藝術總監,藝術總監如何營運,三讀通過,意味著挑戰的開始。
學者:講國際都是狗屁
文化部表定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最快會在7月1日掛牌成立,這也是在行政法人法通過之後第一個以行政法人通過的組織,未來掌管台北國家兩廳院、台中國家歌劇院及高雄衛武營國家藝文中心,藝術規模與量體之大,遠超過過去想像。先不論還沒有完成捐地與捐建物的台中國家歌劇院,文化部身為監督機關,這段時間主導介入甚深,但文化部積極介入的結果,只看到口號,卻忽略了落實運作的階段性任務更重要,光是文化部長龍應台提出藝術總監可以是國際人才這個風聲,就讓表演藝術界臉上三條線,一位學者更直接嗤之以鼻:「講國際都是狗屁。」
這話並非情緒性字眼,過去台灣有多少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是外國人,而引發多少藝術與管理上的抗衡,台灣的藝術發展有自己的歷史,民情,只要有特色,在全球化時代,最本土才可以是最國際。光是現在可以想像的,三場館必須處於既競爭又合作的狀態,以董事會為合作平台,北中南三場館必須作出各自的特色,台北兩廳院受國家挹注多年,才有今日一點點成績,但仍有許多進步空間;以南部兩廳院衛武營的狀態來看,一開始也許迫於情勢,衛武營開幕節目就由中央廚房「調理」包辦,但這就等同於中央出錢把地方幹掉,要知道高雄表演藝術已經發展多年,但始終留不住人才,培養不出觀眾,衛武營國家藝文中心勢必要跟地方團隊一起合作,這是重點之一。
切忌與民爭利
衛武營國家藝文中心與台中國家歌劇院的陸續成立,對於表演藝術團隊來說的確是好事,一個節目適合的話,三個場館都可以演出,擴大了表演藝術的機會;後兩座演出場地提供了先進的劇場設備,可以讓表演藝術團隊靈活運用。但也不要忘記,行政法人本身還是「類公務機關」的身分,每年國家編列的公務預算就佔了一半以上,逐年提高自籌比例,固然不需要作到「自給自足」,但勢必會出現找贊助、找節目等更多與民間爭利的機會,公私資源一消一長之間,如何作到平衡,促進民間表演藝術產業的發展,這是重點之二。
每個部門都是利潤中心制
台灣表演藝術界最需要的,不是垂直整合,而是策略聯盟,舉例來說,台北兩廳院的場地租借跟作節目都屬於同一個體系,兩廳院自製的節目,可以優先排上檔期,其他才開放外租,表面上看似公平,事實上這個「優先權」就有了基礎上的差異。未來衛武營與台中歌劇院並不一定要採取相同管理模式,像美國林肯中心有專門管理場地出租的部門,紐約愛樂雖然在林肯中心做節目,還是要繳租金,場地管理公司有賺錢,就可以回頭捐助紐愛,每個部門都是利潤中心制,唯有如此才能檢討,也不會有霸一堆場地,節目生不出來的窘境,這是重點之三。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過關固然讓人欣喜,尤其是順利的話明年年底可以營運的衛武營國家藝文中心,更是南部一大利多,不少表演藝術相關人才都表示願意回鄉服務,這是好事;但作節目固然重要,觀眾養成,行銷更是不可或缺,文化部的基底如果只是依據幾年前表演藝術聯盟所作的大高雄地區藝文消費報告來抓明年總預算,那就不是挑戰,是災難的開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ghgg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